蘇公公還沒來前,因爲一些家務事,讓我這孫子雷霆大怒,動了肝火,我們這些人雖是長輩,卻也勸他不住。
若非蘇公公來宣旨,憑着浩蕩皇恩,才止住了他的怒火,還不定要氣到什麼程度呢。
說起來,老身還要多謝蘇公公呢。”
蘇培盛聞言,心裏略一揣摩,大致也就猜到了緣由。
八成是賈環回家後,對送他姐姐入宮的人在動怒。
這就好,只要不是因爲他的到來才急怒攻心暈過去的就好。
再有賈母這話,回去也算能圓個場子,可以交差了。
而且,按照賈母的話來說,這道聖旨也算是救了賈環一命不是?
念及此,蘇培盛心情大好,笑的滿臉菊花開,捏着蘭花指對賈母道:“老夫人哪裏話,奴婢哪裏能當得起……而且,就算是謝恩,也只有謝陛下的恩典纔是。”
客氣一句後,他又對王老太醫道:“王院正,賈爵爺到底如何了,可還有安危之險?”
王老太醫搖頭道:“這次尚好,只需再服幾副藥,好生調理即可。不過,不是下官危言聳聽,爵爺的身子當真經不起折騰了。再有下次,就恕下官無能爲力了。”
衆人聞言,面色頓時緊張起來。
蘇培盛也吞嚥了口口水,他是知道在隆正帝和帝師鄔先生的策劃裏,賈環擁有何等分量的。
若是賈環一旦出事,而且起因還是因爲隆正帝貪圖美色……
那,朝野之間都將掀起一陣滔天大浪。
因此,蘇培盛面色極爲嚴厲道:“王院正,賈爵爺是簡在帝心之人,賈家榮寧二公更是有大功於我大秦社稷,你……你絕不能有半點疏忽大意。賈爵爺,也絕不能出任何問題,否則的話……”
王老太醫雖然只是太醫院的院正,但王家自太祖開國以來,便一直執掌太醫院院正之位。
王老太醫本身也與太上皇關係匪淺,所以他並不太懼蘇培盛。
沒等蘇培盛威脅的話說完,他就打斷道:“蘇公公,俗語云:佛渡有緣人,藥醫不死病。老朽並非神仙,若是病人不聽醫囑,執意尋思,那你就是殺了下官,下官亦無能爲力。”
不過老頭子也是人老成精,不願將這位內相得罪太過,語氣稍緩了些,又道:“不過,只要賈爵爺半月內不要再動氣受激,緩緩將養,下官亦能擔保,最多三月,爵爺便能恢復如初了。”
蘇培盛聞言,嘴角抽了抽,沒好氣的瞪了隔壁老王一眼,然後轉頭對賈母道:“老夫人,不是奴婢孟浪,只是,府裏萬不可再讓爵爺動怒受氣了。
若貴府裏有人敢生事,不聽老夫人和爵爺之言,老夫人只管打發人入宮,告知奴婢,奴婢會轉奏陛下,由陛下來替老夫人和賈爵爺管教。
總之,還是那句話,賈爵爺在陛下心中分量之重,非同小可,萬萬不容有失。”
賈母等人聞言,齊齊動容,她連連擺手加搖頭道:“不會不會,絕不會再有人作事。不然榮國故後,當年太上皇賜予老身的那柄玉如意,卻也不是擺設而已。”
此言一出,不管是外屋還是內屋,屏風前還是屏風後,甚至是蘇培盛,眼中瞳孔都微微收縮了下。
那哪裏只是一柄如意,那簡直就是一把大殺.器啊!
蘇培盛乾笑了兩聲後,點點頭,道:“那就好,那就好……時候不早了,奴婢這就回宮,還要稟明聖上,陛下心中一直都牽掛着呢,老夫人,奴婢這就告辭了。”
賈母聞言,面帶微笑的點點頭,對賈政道:“去送送公公。”
“誒,不必不必,政公不必客氣……”
客套了幾句後,蘇培盛到底還是由僵笑着臉的賈政送了出去。
賈政骨子裏還是一個文人,清高的緊,對於太監之流,着實不大瞧得起,卻又不敢得罪……
蘇培盛和王老太醫都出去後,後面屏風內的人又都出來了。
賈璉耷拉着個腦袋,垂頭喪氣的站在那裏,看模樣,好似生無可戀似的。
賈母掃了一眼,再對比一下連大明宮內相都忙着討好的賈環,心中不住搖頭。
論條件,賈璉可是比賈環要強出不知多少倍去。
即使是現在,他若真有能爲,榮國傳人的名頭,也要比寧國傳人強的多。
可惜……
“鏈兒,蘇公公的話你也聽到了,再有下次,我這個老太婆都保不住你。”
賈母說話的語氣中,少了幾許往日對賈璉的寵愛……
賈璉自然能感受得到,他卻覺得冤枉的緊,耷拉着腦袋道:“當初我就知道三弟肯定會不願意,是太……是王仁跟我喝酒的時候,勸我說……”
“行了。”
賈母面色一變,喝道:“這件事已經算是過去了,以後誰都不許再提。環哥兒雖不是個大氣的,但你們拍着良心自問,他對家裏的親人們如何?連個面都沒見過兩次的大姐,都願流水一樣的花銀子。
還有鏈哥兒你,你要用水泥、玻璃造大花廳,要吃鮮菜,還整天呼朋喚友的去東來順高樂,你三弟可曾收過你一兩銀子?可曾說過一句心疼的話?
你再看看你自己,是怎麼做的,他這個當弟弟的又是怎麼做的?”
賈璉聞言,又羞又愧,心裏對賈環的恨卻不知不覺消失了許多。
他跪下來,垂頭愧聲道:“老祖宗,都是孫兒無能,丟盡了先祖榮國公的顏面,孫兒,孫兒……”
說着,竟然哽咽難言。
賈母見狀,面色和緩了些,知道有羞恥心就好……
她長嘆息了聲,道:“都是榮國子孫,你又比誰差?只是缺少了歷練。既然環哥兒說,讓你跟着他一起出操,那你就別違逆了他。
許是要吃不少苦頭,可你想想,出操再苦,難道有你三弟當年自己從武之時苦?
他當時才那麼一點兒啊,都咬牙堅持下來了,還要費心操持家業,你比他那時還難嗎?”
賈璉聞言,揚起頭,已是淚流滿面,但面上神色卻與先前的死灰之色截然不同,恍似經歷了一場頓悟一般,他面色堅毅的看着賈母道:“老祖宗,孫兒再不會沒出息了。
既然三弟給了我機會,那我這個當哥哥的,也一定不能給他丟臉,更不能再給祖宗丟臉。
孫兒不知三弟他們是怎麼操練的,可孫兒敢當着老祖宗的面起誓,一定會拼着命去練。
縱然練不成高明的武人,可一定也要把榮國子孫該有的風骨和精氣神給練出來!
絕不會給賈府丟人,也不會再給老祖宗丟人!”
賈母聞言後,面色動容,激動的嘴脣都顫了起來,她也流下淚來,上前一步,撫着賈璉的頭,激動道:“好啊,好啊!
古人云:單絲不成線,孤木難成林。
我們賈家從第一代榮寧二公起,便是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可如今偌大一個賈家,卻只有環哥兒一人撐着,他太苦,也太累了。
冷麪首席追逃妻 你們但凡爭點氣,他也能鬆快一點不是?
如今你三弟既然願意再拉你一把,那你就好好練。
一應花費嚼用,不管多少,都由老婆子我來出。”
賈母聞言後,面色動容,激動的嘴脣都顫了起來,她也流下淚來,上前一步,撫着賈璉的頭,激動道:“好啊,好啊!
古人云:單絲不成線,孤木難成林。
我們賈家從第一代榮寧二公起,便是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可如今偌大一個賈家,卻只有環哥兒一人撐着,他太苦,也太累了。
你們但凡爭點氣,他也能鬆快一點不是?
如今你三弟既然願意再拉你一把,那你就好好練。
一應花費嚼用,不管多少,都由老婆子我來出。”
賈母聞言後,面色動容,激動的嘴脣都顫了起來,她也流下淚來,上前一步,撫着賈璉的頭,激動道:“好啊,好啊!
古人云:單絲不成線,孤木難成林。
我們賈家從第一代榮寧二公起,便是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可如今偌大一個賈家,卻只有環哥兒一人撐着,他太苦,也太累了。
你們但凡爭點氣,他也能鬆快一點不是?
如今你三弟既然願意再拉你一把,那你就好好練。
一應花費嚼用,不管多少,都由老婆子我來出。”
賈母聞言後,面色動容,激動的嘴脣都顫了起來,她也流下淚來,上前一步,撫着賈璉的頭,激動道:“好啊,好啊!
古人云:單絲不成線,孤木難成林。
我們賈家從第一代榮寧二公起,便是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未完待續。)
();
read3();
←→
read4(); 看着賈環手中的那一沓厚厚的銀票,又看了眼他毫無心疼之色,目光清澈的眼睛,隆正帝面色又有些動容……
“bìià,這也是寧侯的一片孝心,您就收下吧。不然,豈不是辜負了寧侯的一片赤誠之心?”
許是看出了隆正帝似乎有些“不好意思”收,偏又恨不得立刻收下的糾結,鄔先生呵呵笑着勸道。
果不其然,有了一個臺階後,隆正帝便麻溜兒的從賈環手中接過了銀票。
不過在接過手之後,他又有些心憂……
是不是接的太快了些,豈不是讓人恥笑了去?
果然,擡眼看去,就看到賈環的眼神有些“異樣”……
隆正帝一張臉陡然漲紅,喝道:“還站在這裏幹什麼?等着朕請你一起用膳嗎?滾,拿上朕的金甲快滾!”
什麼叫做心虛?
什麼叫做疑心太重?
什麼叫做過河拆橋?
賈環撇着嘴,用眼神向隆正帝三問。
隆正帝見狀後,長臉愈發有怒意,竟不顧君儀,上前就要來踹人。
賈環見之,忙哈哈大笑着與隆正帝並贏祥一禮後,拔腿就跑,出了門,從有些驚色的蘇培盛手中接過一個金錦包裹,
扛在肩頭,而後一溜煙兒的不見了人影兒。
“這個混賬!”
隆正帝看着賈環消失的背影,臉上的怒氣消失,笑罵了一聲。
而後,待回過頭來,卻見贏祥和鄔先生都笑吟吟的看着他,隆正帝頓時又有些不好意思了,哼了聲,道:“看看,都是太上皇將他慣的沒個樣子。早晚有一天,朕要親自打他的板子!”
贏祥呵呵笑道:“若真如此,倒是他的福分了……bìià,好久沒這麼喜歡過一個後輩了。”
隆正帝聞言,面色一怔,微微出神……
是啊,多久沒有這樣喜歡一個後輩了……
上一次,是在什麼時候?
對了,是在他第一次發現,他的四子贏歷,性子是那樣的沉穩出衆時。
而他暗中將贏歷的生辰八字派人交給城東頭神王廟的麻衣神算羅瞎子算過後,得到的批卦是:
貴不可言。
自那之後的一段日子裏,他就格外的喜歡這個兒子,甚至還因此冷落了三子贏時。
要知道,雖然贏時排名在第三,可他的大皇子和二皇子,還未成丁便已經夭折了。
所以,贏時纔是他的長子。
可是,他卻更喜歡性格沉穩,城府深不可測的贏歷。
只是……
沒多久,太上皇也發現了他這個格外出衆的兒子,接到了龍首宮那邊,親自教養起來。
從那之後,他們父子間的關係,就一日尷尬過一日……
因爲在百官羣臣的眼裏,他這個泥塑的皇帝,甚至還不如一個皇太孫來的有分量。
那些“忠肝義膽”,“直言敢諫”的“直臣”們,敢在朝堂之上當面直斥於他。
但是面對他這個兒子時,卻滿臉讓人噁心的討好笑容……
如果僅是因此,倒也罷了。
隆正帝可以不怪罪他的愛子。
作爲一個父親,他並不是小氣之人……
可是,隆正帝滿心以爲,他的愛子,在長大一些後,能夠幫他。
民間都有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的說法。
隆正帝曾以爲,他們父子二人聯起手來,一定會打開一個不同的局面。
創出一個更大的盛世來!
而後,待他上了年紀,也學太上皇那般,禪位給贏歷。
他還想着,待他做了太上皇,就絕不會像當今太上那般,處處給繼位之君以掣肘……
他還想讓史書記載一筆,天家並非無親情!
可是,後來他發現,他錯了。
錯的離譜。
當贏歷一天天的長大,被立爲了皇太孫,是的,皇太孫。
這很可笑,也很嘲諷。
他是皇帝,可他的兒子卻不是太子,而是皇太孫……
成爲皇太孫後,贏歷有了觀政聽政的權利。
然而,在朝堂上,他卻始終一言不發。
無論他的父皇,被忠順王一脈,被滿朝大臣,逼成什麼樣,他都漠而不見,一言不發。
隆正帝至今還記得,當初他滿以爲贏歷會站出來說句公道話,不管有用沒用,只要贏歷開口,那麼說不定爲了保護這個兒子,他還會呵斥他閉嘴,不讓贏歷摻和這些事,但他都會領贏歷的這份情,孝子之情。
只可惜,贏歷自始至終,甚至都沒有擡眼看他這個父親一眼。
一誤成婚:兜兜轉轉還是你 那份心寒,讓隆正帝至今難以忘卻……
他承認,贏歷的資質絕佳,非常適合做皇帝。
但隆正帝卻以爲,他並非是個好兒子。
所以,隆正帝不喜歡他。
自此之後,隆正帝對這個年紀的少年,就再也沒什麼好印象了。
直到賈環的出現……